关于智障人士的法律
智障人员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,智力发育不完全或受到明显损伤,使其缺乏或障碍社交和适应能力的人群。因此,智障人员在面对社会和法律问题时,需要特殊的保护和支持。
一、智障人员的权利保障
1. 名义平等原则
智障人员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平等权利,他们有权和义务参与社会经济、教育、文化、法律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活动,享受基本的人权和自由。在德国,智障人有平等选举的权利。
2. 劳动权利
智障人员有权获得职业培训、职业训练和工作机会,享有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权利。在北欧国家,有关智障人员就业方面的立法越来越完善。
3. 文化教育权利
智障人员享有接受文化教育、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创造的权利。由于学习较为困难,尤其是书写能力有限,法国将面向智障人员的普及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。
4. 社会参与权利
智障人员有权参加社会团体、成为会员或担任领导职务,在社会和生活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发言权。智障人员的兴趣、需要和能力应优先得到考虑。
5. 健康权利
智障人员享有医疗保健、预防保健、康复和社区护理等健康权利。国际上很多国家为智障人员建立了医疗专项机构,如欧洲国家的智障者把可靠的药品进行技术处理,从而保证尽罕无效。
二、智障人员犯罪的处置原则
智障人员在面对犯罪活动时,应当考虑其智能水平的特殊性和犯罪行为的特点,以下为处置原则:
1. 犯罪行为认定问题
要结合智障人员的心理、行为特点,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认定其是否具有作案能力,如果对案件评价出现争议,要及时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。
2. 程度轻缓原则
要根据智障人员犯罪行为的性质、情节、情况等因素,对其进行量刑和处罚,考虑程度缓和的原则,如禁闭、拘役、缓刑、监察等。
3. 教育矫治原则
要针对智障人员的智力水平、心理特点和犯罪背景,在司法处理的基础上,对其进行教育矫治和心理辅导,让其真正认识所犯错误并进行自我约束。
三、智障人员的司法救助
1. 法律援助
智障人员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获得法律援助,包括